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舉辦3月產銷數據線上發佈會。中國工業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23年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58.7萬輛,同比增長0.3%,環比增長14.3%。3月零售環比實現14.3%的正增長,創下本世紀以來弱的3月環比增速。
“3月零售偏弱,是由消費不旺和市場價格混亂帶來的觀望氣氛加重等綜合因素影響下的結果。從周度走勢看,3月前兩周銷量嚴重偏低,進入下旬後市場才逐步回暖。”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3月‘促銷潮’力度比較少見。在這樣的促銷下,零售表現較差。汽車市場沒有走出1月-2月那樣的車市寒潮。因為價格穩了,市場才能穩。預計4月和二季度車市將越來越好。”
傳統車企在新能源車市表現強勁
今年1-3月,中國乘用車累計銷售426.1萬輛,同比下降13.4%。
2022年受芯片供給短缺的豪車缺貨問題目前正逐步改善,市場隨之走強。3月,豪華車零售27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35%。自主品牌零售77萬輛,同比增長2%,環比增長9%。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4萬輛,同比下降9%,環比增長11%。
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61.7萬輛,同比增長35.2%,環比增長24.5%;1-3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50.1萬輛,同比增長25.8%。3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達到54.3萬輛,同比增長21.9%,環比增長23.6%;1-3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達到131.3萬輛,同比增長22.4%。
比亞迪純電動與插混雙驅動持續領跑新能源汽車市場。以長安、上汽、廣汽、吉利等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板塊表現尤為頑強。在產品投放方面,隨著自主車企在新能源路線上的多線並舉,市場基盤持續擴大,廠商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回升到11家,占新能源乘用車總量80.7%。其中:比亞迪(002594.SZ)206089輛、特斯拉中國88869輛、廣汽埃安40016輛、長安汽車(000625.SZ)33484輛、上汽乘用車31154輛、吉利汽車(00175.HK)28093輛、理想汽車 (02015.HK/LI.US)20823輛、上汽通用五菱15880輛、長城汽車(601633.SH,02333.HK)13155輛、蔚來汽車(09866.HK)10378輛、哪吒汽車10087輛。
乘聯會預測,隨著疫情後的消費和生產複蘇,居民消費熱情將會緩慢釋放。3月車市的促銷潮,在市場逐步認清是常規促銷政策小範圍加碼的狀態後,已經逐步降溫。一旦確定國六車型的環保停售期延後,燃油車市場的消費觀望情緒將褪去。前期庫存的國六B車型也在加速清庫,價格鬆動有利於車市增量。而近期的碳酸鋰等價格的下跌,也將有利於廠商推出更具性價比的新款新能源車型。
價格戰過度宣傳致購買信心低迷
3月,大面積的降價潮並未出現。中國車市出現大量車企的促銷信息,宣傳力度頗大,但實際並未出現官方的降價行動,主要是限時、限地區、限車型的促銷熱潮。
對此,乘聯會分析,促銷的核心因素是國六老款車型的促銷清庫。由於出現由局部強力促銷帶來的大面積觀望,因此部分廠商不得不用更大力度的促銷宣傳,化解價格顧慮,實現持續銷售。3月下旬的車市走勢已經明顯改善。
從價格變動特征看,降價車型保持相對穩定,2020年有27款、2021年有16款,2022年有33款,2023年有25款,其中1月份有15款車型降價。
據乘聯會統計,2023年一季度的降價車型有25個,而漲價車型有94個,且基本在1月較多。今年的價格戰沒有特別嚴峻複雜,只是促銷規模很大,尤其是過度促銷宣傳,帶來的後果是購買信心低迷,銷量偏低。
穩消費仍需政策引導,應給國六老庫存車設定緩衝期。崔東樹分析,國六B不帶RDE車型使用上沒有任何的差異,但不一定滿足動態環保標準。由於去年年末的市場有一定波動,部分車企有一些老庫存車的消化慢於預期,但由於有時間節點,因此囚徒效應會導致惡性價格混亂的風險。在近期大促銷潮中,應穩定市場預期,因此建議對老庫存的清理設立緩衝期,防止激進的價格信息對市場帶來不必要的干擾。
“個稅減免的政策是有利於居民消費的利好政策,家庭購車應該與購房享受同樣的免個稅政策。2023年要鼓勵消費實現內循環,就要改變購房貸款抵稅的行為,要鼓勵消費,實施購車抵稅的行為。”崔東樹說。
伴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的路權特權政策將如何發展?對此,乘聯會認為,新能源車的路權特權政策必然取消,回歸號牌合併也是未來趨勢。從長遠看,允許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保留原號牌,不會帶來遺留問題。建議燃油車置換新能源車應允許保留原號牌,綠牌符合一定條件可以轉為藍牌。